肾脏,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,在中医理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被誉为“先天之本”。它不仅关乎人体的生长发育、生殖繁衍,还负责调节水液代谢、维持体内阴阳平衡。今天,就从中医的角度,来了解一下关于肾脏的健康知识。
肾,位于腰部,左右各一,古人形容肾“形如红豆”或“形如猪腰”,可见中医学肾脏与现代解剖形态学的肾脏基本是指同一脏器。中医认为,肾藏精,主生长发育与生殖,主水液代谢,主纳气,是人体阴阳之根本。
肾藏精: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,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。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,是生命的基础;后天之精则通过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而来,滋养全身。
肾主水液代谢:肾脏通过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,参与和调节体内水液的代谢,维持水液平衡。肾气不足时,水液代谢障碍,易导致水肿、尿频等症状。
肾主纳气:肾脏具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,保持呼吸深度的功能。肾精不足时,呼吸表浅,动则气喘。
中医将肾脏疾病主要分为肾阴虚、肾阳虚、肾气虚、肾精亏虚等几大类,治疗时需辨证施治。
肾阴虚:表现为五心烦热、潮热盗汗、腰膝酸软等症状。治疗原则为滋阴补肾,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。
肾阳虚:表现为畏寒肢冷、精神不振、腰膝冷痛等症状。治疗原则为温补肾阳,常用方剂如金匮肾气丸。
肾气虚:表现为气短乏力、腰膝酸软、夜尿频繁等症状。治疗原则为补肾益气,常用方剂如玉屏风散。
肾精亏虚: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、早衰、性功能减退等症状。治疗原则为补肾填精,常用方剂如精索固精丸。
饮食调养:中医认为黑色食物入肾,如黑豆、黑芝麻、黑木耳等具有补肾作用。此外,枸杞、山药、猪肾、海参等也是补肾佳品。但需注意,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应避免高嘌呤食物。
规律作息:保证充足的睡眠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。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肾脏的修复与排毒。
适度运动: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、游泳、太极拳等,可以增强肾脏功能,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身体免疫力。
情志调节:中医认为情志不稳会损伤肾脏,因此应保持乐观的心态,避免过度恐惧、焦虑等负面情绪。
中医外治法:针灸、拔罐、艾灸、耳穴压豆等中医外治法,通过刺激特定穴位,调和气血,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。
穴位按摩:定期按摩关元穴、涌泉穴等,有助于补肾益气、强身健体。
定期体检: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、尿常规等,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疾病。
控制基础疾病: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疾病易导致肾脏损伤,应积极控制这些疾病。
避免滥用药物:许多药物具有肾毒性,长期滥用可能导致肾脏损害,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。
健康生活方式:戒烟限酒,避免过度劳累,保持清淡饮食,适量饮水,定时排尿。
肾脏健康对人体生命至关重要。通过了解中医肾脏的基本知识,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调理肾脏疾病,保护肾脏健康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守护肾脏,享受美好生活。
我院肾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,重庆市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科室,重庆市优秀护理单元,是重庆市中医院肾病科技术指导科室。设有专科门诊、住院病房、血液透析中心、中医综合治疗室、学习室等,开放床位50张。现有医护人员36人,其中主任医师1人,副主任医师4人,主治医师2人,研究生4人。科内拥有血液透析机、血滤机、 CRRT 机、巴德穿刺枪、炎症治疗仪、无烟电子艾灸治疗仪、远红外线内瘘治疗仪、中频治疗仪等先进设备。主持市区级课题多项。
科室坚持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,积极治疗急慢性肾炎、肾病综合征、狼疮性肾炎、紫癜性肾炎、膜性肾病、肾输尿管结石、急慢性肾衰竭、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肾病、痛风性肾病、药物性肾损害、肥胖性肾病、高尿酸性肾病、多囊肾等各类肾病及中毒等,并开展血液透析、血液滤过、血液灌流、CRRT、动静脉内瘘手术、深静脉置管术、肾穿刺手术、内瘘球囊扩张术、人工血管手术、半永久导管术及中医特色疗法等。
针对消渴病肾病(糖尿病肾病)、水肿(肾病综合征)、慢性肾衰(慢性肾功能衰竭)等开展优势病种,有中药灌肠、穴位敷贴、中药离子导入、艾灸、隔物灸、耳穴压丸、足浴、热奄包等中医特色治疗。
科室地址:重庆三峡医专附属中医院北山院区肾病科(内二科)
科室电话:023-58351120